首页
搜索 搜索
当前位置:热点关注 > 正文

【天天时快讯】一个孩子的真正长大,从父母的六次退出开始!

2022-12-23 09:28:12

龙应台在《目送》里写道:“所谓父女母子一场,只不过意味着,你和他的缘分就是,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。”


(相关资料图)

其实,从孩子出生那一刻开始,他就已经走上了和父母分离的旅程。

从生理学来说,孩子从诞生,就已经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了。

从心理学来讲,孩子真正的成年独立,就是不再依赖父母。

这也叫社会性断乳,孩子会切断与父母的“脐带”,独立,然后走向社会。

一味保护子女的父母,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;而有远见的父母,往往懂得在6个节点体面退出。

3岁退出餐桌

周末去朋友家做客,聊得兴起就在她家吃了饭。

这一餐饭,吃得我五味杂陈!

朋友全程追着给女儿喂饭,小家伙要不就是头一转嘴一撅,拒绝吃饭;要不就直接哭着嚷着:“不吃,不吃,我不吃!”

临走前,我问朋友:“孩子这么大了,怎么不让她自己吃?”

朋友无奈:“她挑食,吃得又慢!不亲自喂,咋放心。”

我哑然。

李玫瑾教授说过:没有不吃饭的孩子,只有你养的方式不对,不能拿着饭碗,追着孩子喂。

这种“追着喂“的行为,看似是为孩子好,实际上却是对孩子自我发展的一种剥夺。

因为,2-3岁的幼儿正处于发展自主意识、寻求自主体验的阶段。

无论是他用手抓、用勺子舀,都是孩子在探索:食物的性质、工具的使用等。

通过这些探索,从而获得自信心、掌控感,以及思考的能力。

所以,父母“舍得”退出餐桌,孩子才能慢慢独立。

5岁退出卧室

父母退出孩子卧室,是建立“边界感”的第一步。

李玫瑾教授曾在节目中说:

“孩子和父母最好不要分床睡得太早。3岁前,父母最好和孩子睡在一起。3岁以后,更重要的是和孩子睡在不同的房间里。”

独立性强的孩子,3岁后就可以尝试分床睡了。

而对父母依赖性较强的孩子,可以先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分床睡的意识。

例如提前给孩子布置房间,让他有“我的房间”的意识,再从陪他在房间睡慢慢过渡到他一个人睡......

等到孩子习惯了分床睡,5岁左右,就可以渐渐分房睡了。

因为,5岁的孩子正处于“俄狄浦斯期”的中期,性别意识形成,有了最初的性意识。

和孩子分房睡,能一定程度上避免孩子“性早熟”。

独立睡觉,就像是孩子的“心理断乳”,也是走向独立的一步。

7岁退出房间

世卫组织将“青春期”定义为10-20岁,但实际上很多孩子在7、8岁就进入了青春期前期。

这个阶段的孩子,对于私人空间和个人隐私开始变得敏感,有了“领地”意识。

“我儿子变了,他之前进房间都不会关门的。”

“我姑娘吃完饭就回屋,一两个小时都不出来,也不让我跟她爸进去。”

……

很多家长大惑不解:孩子怎么一长大,就把亲娘/爹推得远远的?

那是因为,他长大了呀!

此时,父母要做的就是:尊重、保护孩子的隐私。

进门前,务必要敲门,经过孩子允许后再进入。

这扇门,虽然隔开了你和孩子,但却给了孩子一方小天地,得以安放他内心的安全感与归属感。

父母退出房间,孩子才能打开“心门”。

10岁,逐渐退出家务

看过一组数据:

美国小学生,平均每天劳动时间为1.2小时;

韩国小学生,平均每天的劳动时间为0.7小时;

而中国小学生,仅有12分钟。

孩子做家务的能力,就是生活自理能力,这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生存技能。

上海普陀区树德小学,就曾将“做家务”列入到家庭作业中。

校长表示,设置家务作业的初衷,是为了让孩子参与到家庭活动中,切身体会到父母的辛苦,从而养成“自己的事情自己做,家里的事情帮着做”的好习惯。

可惜,现在的父母,为了让孩子专心学习,什么家务活都不让干,只需要“两耳不闻窗外事,一心只读圣贤书”。

这些在“蜜罐”里长大的孩子,到了大学甚至社会上会发现:原来我什么都不会做,什么都要现学……

在孩子8-10岁时,父母就可以让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了,就从自己收拾书包、叠衣服、洗内衣袜、清扫自己的卧室开始。

教育从不局限于课堂,生活中的尝试和锻炼,会给孩子更多收获。

13岁退出命令

“青春期”三个字,几乎是所有父母的劫难。

青春期的孩子都带着点儿锋芒,他们不安、躁动、渴望独立和自由,有时候颇有些“不讲道理”,顶撞父母,不服管教,油盐不进。

但家长们须得明白:不是孩子变坏了,只是他的青春期到了。

神经科学显示,大脑各个部位的发育时间是有先有后的。

负责情绪的边缘系统,在青春期已经发育成熟,而负责理智的额叶皮层,却要等到25岁左右才发育成熟。

所以,青春期的孩子,“理智”往往战胜不了“情感”,很容易冲动。

因此,面对青春期的孩子,父母要尤其注意和孩子相处的方式。

须得摒弃强制性命令,以平等的姿态和孩子对话,以朋友的角度去倾听、开导、给出建议。

孩子并非坚不可摧,给点“甜头”,他就愿意对你吐露心扉。

18岁退出选择

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爱,就是把人生的选择权还给他。

看过一则新闻,一位母亲,为了不让女儿在外地找工作,竟然把大学毕业证藏了起来。

而且这个女孩,就读的大学还是一所211高校—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。

在过去的8年里,她本来有机会追逐梦想,却因为没有毕业证,只能困在老家工作。

父母不肯让孩子选择人生,嘴上说着为孩子好,实则是把孩子当做了“傀儡”。

这种伤害,轻则毁了亲子关系,重则可能是毁了孩子的一生。

18岁之后,孩子基本上已经是成年人,有自己的想法,也理当拥有自己的人生。

给孩子选择的权利和自由,就意味着让孩子去承担责任和后果以及义务。

他会在一次次的选择中品尝到成功的甜蜜和失败后的懊悔,并学会为自己的选择负责,更加慎重地做决定。

做错了,是经历;做对了,是成长。

给孩子选择权,尊重孩子的决定,但绝不是撒手不管。

父母要学会转换战略,由“一线”退居幕后,做高明的管理者,而非指挥家。

长大的标志,其实就是让孩子拥有选择权。

养孩子就是一场渐行渐远的分离,父母适时的放手,是对孩子成长最好的成全。

转载:好爸妈家庭教育